115户外是大家一起户外活动的集结地,方便大家找到户外活动的组织,一起约伴活动,QQ群号:196066560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326|回复: 1

户外失温该如何预防和应对?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8-8-15 09:17:3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
63c7cdbe794c7ba9b234d15bde1aa04f.jpg



出发时还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



7fd4083ade21c29db6b7afddb711b92f.gif



中途却狂风大作




4ba95adb5f41a4ae65e4e31a6bfb59e7.gif



甚至突降暴雪

令人猝不及防





行前查询路线所在地区的天气预报是大多数驴友都具备的基本常识。然而,野外的气候变化莫测,有些地区甚至出现“一年四季”的现象,由于对当地天气变化情况不了解或不会观察山里的天气变化征兆,导致在活动过程中遭遇天气突变而造成不同的事故,其中失温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事故类型。


2012年12月22日,北京灵山2名驴友失温死亡
2013年9月27日,鳌太穿越1名驴友失温死亡
2016年12月20日,成都资深驴友遇难四姑娘山,疑因意外导致失温遇难
2017年10月8日,5名驴友穿越秦岭迷路1人出现失温症状,15小时搜救后脱险
……




失温,屡屡出现在近几年户外事故报道中,已经成为户外安全的主要风险和威胁之一。 那么,到底什么是失温?失温的症状有哪些?户外活动中如何预防失温?户外失温事故发生后如何处理和施救? 下面,请跟随小安君一起认识“失温”这个在户外容易被忽视的致命杀手吧。




1何为失温


简单来说,失温就是身体产热和保暖的能力长时间小于散热的能力,而导致体温越来越低的现象。失温主要是由环境低温、潮湿引起的,和保暖措施缺失有直接关系。诊断低温症的标准是中心体温低于35°C。




2
引发原因


失温与否取决于两个因素:身体产热、保暖的能力与散热的速度。衣物湿寒、体表风冷、饥饿、疲劳、年老体弱等均可引起失温。


身体保暖的能力关键看自己所穿的衣服,尤其是贴身的衣服是否潮湿。在寒冷且大风的山上,天黑降温但仍穿着潮湿的内衣,服装又不够保暖,躺下后不再运动,身体产热低于散热,就易导致失温。


散热的速度一是看外界气温是否寒冷,二是看风是否大。人在有风的环境中,流动的空气不断把热量由体表移走,人的体感温度会因为风的影响低于实际气温,导致人更容易失温。因此穿着湿衣物、暴露在寒风中,会使得体温过度降低(即失温)的风险大大增加。


特别需要注意的是,由于风的存在,30°C以下的温度都可能导致身体失温(文末附:风寒指数)。



ab318c76e905735080e5a85eec0245c1.jpg




3
主要症状


失温可分为四个阶段:轻度失温、中度失温、重度失温、死亡阶段。



轻度失温(人体核心区温度37~35℃)


身体会感到寒冷,浑身不停颤抖,但是颤抖还处于可控范围,手脚会感到僵硬和麻木,一些细致的手上工作无法完成。


中度失温(人体核心区温度35~33℃)


乏力嗜睡感,反应力下降,手无法完成一些最为基本的动作和工作,走路有可能磕磕绊绊,说话也开始变得吐词不清含含糊糊。


重度失温(人体核心区温度33~30℃)


该阶段就非常危险了,人的意识已经开始变得模糊不清,因此反而对冷的感觉变得很迟钝,或者说根本感觉不到太冷甚至不觉得冷。从活动能力变差逐步发展为丧失活动能力,站立和行走困难,甚至是无法站立和行走,语言表达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,身体从剧烈颤抖发展为间歇性颤抖,间歇时间越来越长直至最后不再发生颤抖。



死亡阶段(人体核心区温度30℃以下)


从30~27℃,人体基本上处于死亡边缘,全身肌肉僵硬卷曲,脉搏和呼吸微弱难以察觉,丧失意志以至于昏迷。这个时候,外界稍微一点冲击都有可能导致心脏微颤而停止跳动,在这个阶段的最后结局就是死亡。遇到这种情况时,不宜过早放弃,甚至有体温降至9℃,心脏停止跳动60分钟后被救活的病例。




温馨提示
以上是从轻度失温到死亡的整个过程。在最初的轻度失温和中度失温阶段,低温症患者还可以凭借自身产生热量来予以改善,但是如果在前两个阶段没有引起重视而进入重度失温的话,低温症患者光靠自身已经无法产生热量来维持生命了。在这个时候,如果他人对患者没有进行正确的处理,那就极其危险甚至会导致患者的死亡。



由失温引起的死亡事故也已经不少了,所以我们必须在自己或者队友发生失温的苗头的时候,就及时予以处理。




4
预防手段


针对失温产生的原因,预防方法主要从湿、冷、风三方面入手。不要让寒冷、大风和湿衣服三者同时出现。


在寒冷、大风天气,要注意保暖,及时更换湿衣服,尤其是雨雪天气,不要穿着湿衣服继续行进或休息。湿衣服的保暖性不到干燥衣服的50%,水汽可在衣服内结霜。防寒服装隔热值要高,防风、防水、透气性能好。气温低于25℃时,散热量开始大于产热量;气温为21℃时,2.9mm厚的普通衣服令人感到舒适。黑色衣服可吸收太阳辐射热的88%,绿色衣服吸收57%,白色衣服吸收20%。衣服不要穿得过紧,多层穿着比单层穿着保暖性好,因为衣服中间有空气气层。头颈部要重点保暖。全身保暖做好后,如果对头部不予保暖,外界气温为15℃时,在不活动的情况下,头部散热为全身产热的34%,4℃时为50%,-15℃时为75%。睡袋、帐篷、雪洞等都有重要的保温作用。
行进途中要密切关注自身及队员身体状况,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。合理安排行进路线及作息时间,避免长时间暴露于低温环境中,及时休息并补充热量。耐寒锻炼可提高基础代谢率,加强机体对糖、脂肪的利用能力,加强神经传导功能。耐寒锻炼包括一般性的体育锻炼、冷空气锻炼、冷水浴锻炼。




2eab3a369f0381e322d2ffb8a9761975.jpg




5
处理方法


失温一旦发生,要科学地进行处理,否则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。


使患者脱离低温恶劣环境,保持一定体力,停止登山活动或者紧急扎营。及时脱下寒湿衣物,更换干的保暖衣物。帮助患者适当进食热水、含糖的高热量食物。
使患者保持清醒状态,多使用鼓励的语言和他不断交谈,鼓励其颤抖、关注其身体、意识的变化。轻微的失温病人可以用40℃温水浸泡、烤火、晒太阳、使用热水袋、互相依偎取暖等方法使其回温。如果进入严重失温状态的病人,采用温水浸泡、火堆取暖等表面回温的方式就比较危险了。意识模糊和无意识的严重失温病人,表面回温后表皮毛细血管扩张导致血液中毒素回流至身体核心,所以需要就地取材制作保温包裹,同时尽早将其送往医院。失温或冻伤的部位切不可用力摩擦或擦拭,因为这极易因机械用力造成受伤部位的二次损伤。忌给患者喝酒,不可通过剧烈运动回温,亦不可擦拭或按摩患者四肢。

小贴士失温处理4要诀
停登山,急扎营,低温环境要脱离。

脱湿衣,换干衣,保暖衣物护身体。

喝热水,补热量,高能食物不能离。

多观察,勤交谈,保持清醒多鼓励。




e01e047eb6fba6b04f24812499efbce5.png 长时间在户外活动,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恶劣天气,如果认识不足或者防御不当,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失温的受害者。最可怕的不是失温本身,而是它极容易被我们忽视。所以,小安君觉得很有必要普及一下关于失温的预防及处理方法,赶快学起来吧,转发给更多需要的朋友。

645d0a4a9d9c76d1a63e97530fa50ed5.png

附赠风寒指数表及冻伤指南



0683085eaf9918ac62141b69c5372a58.jpg

765a9f3c29ab3d8b9d8a68daff9f4027.jpg


本文内容来源于《登山户外安全手册》及高等教育出版社《户外运动》



谢谢爷的打赏

¥ 打赏支持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8-8-15 09:17:47 | 显示全部楼层
两人以上报名可以联系客服咨询:客服一微信号13120785076,也可以联系泠泠手机号微信号是15000023150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小黑屋|手机版|邀你我-上海户外游 ( 沪ICP备2023026291号 )

GMT+8, 2024-4-28 14:13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 Licensed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